有泽曰未名

在学习。

【红海×湄公河】专题部的故事·[1]

本质上是来搞笑的。
全员就是全员一个也不能少。
背景设定完全理想化。
tag标明全文cp,单篇无具体内容致歉。
不才文力感人思想浅薄,博君一笑而已,不必深究。
谨以此文致敬所有电视行业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
ooc致歉。

废话太多,叨扰。

——————————————————————————

[一]

顾顺近来消极怠工。

新闻部演播厅顶梁柱之一,晚八点档新闻直播间知名主播,人称“顾广权”的顾顺,近来消极怠工。

“来,告诉楠姐,最近又有什么想法了?”

新闻部主任夏楠坐在星巴克里,看着自家消极怠工的主播一个劲咬吸管,脸上挂着访谈节目主持人、心理咨询师以及合格记者的标准笑容。

“楠姐,我不想干主播了。”

“为什么啊?”

顾顺把吸管折来折去折来折去,满脸的郁闷。

“楠姐啊,这工作总给我一种靠脸和声音吃饭的错觉。”

夏楠一巴掌拍到他头上,疼得他嗷嗷地告饶。

“你怕是对新闻主播有什么误解。”

“那这个工作也太四平八稳了!”

“好啊,我战地记者的位置让给你坐啊!”

“……楠姐,咱能别开玩笑吗。”

顾顺又折腾起吸管来。

“哦……我明白了。”夏楠往前倾了倾身子,“想转战幕后了,嗯?坐了五六年演播厅还没死心,嗯?”

“楠姐!”顾顺一着急尾音九曲十八弯,夏楠听得一个激灵浑身鸡皮旮瘩,“楠姐,您看我专业不对口的工作都做了六年多了,您也知道我不喜欢干播持,您就帮我说说话呗,您帮我说说话吧。”

“那你也做得挺好啊?”夏楠托着下巴饶有兴味地瞅着他。顾顺眉梢耷拉下来,嘴角挺委屈得撇着,样子可怜巴巴的,弄得夏楠倒不好意思逗他了。“行了行了,楠姐帮你运作一下啊,完事了记得请我吃饭。”

顾顺这副样子真像我们家养的哈士奇。夏楠如是想。

“这就是给我们组添人的原因?”

杨锐坐在专题部主任高云的办公室里,对着顾顺的简历发愣。

“大体上是这样。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杨锐挑眉,瞪眼,把简历卷成个纸筒。

“主任,有一点。”

“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台里居然让人干播持六年多?!这是对人家专业的不尊重!”

高云无奈揉揉眉心。

“小杨啊,你这么说就不合适了。”

“虽然吧,我也是这么想的。”

第二天401就来了个一米八五,鼻若险峰,眼似鹰隼,浓眉薄唇,表情严肃,大步走到杨锐面前轻轻鞠躬。

“队长,顾顺报道。”

杨锐颔首。“你先用罗星的电脑,等陆琛有功夫了再让他给你收拾。李懂!”

李懂应声起立。

“罗星的同期声在你那,你拷给顾顺。顾顺,罗星这两天的工作你暂时替他负责。”

杨锐一低头,办公桌对面徐宏指了指手表。

“对了,李懂,你介绍顾顺和大家认识一下,我和徐宏有个会。”

李懂点点头,一组全体眼睁睁看着门关上了。

队长,其实也不用认识。

哪有电视台幕后不认识主持人的。

顾顺把包撂到李懂背后椅子上,回身跟李懂握了个手。

“顾顺,请多指教。”

“李懂,幸会。”

李懂指了指自己办公桌对面低头打字的圆脸小伙子,“陆琛。”顾顺对面戴着耳机的清秀小伙子,“庄羽。”靠窗的办公桌,“张天德,佟莉。”空着的办公桌,“队长杨锐,副队徐宏。”从包里掏出个硬盘,戳进顾顺座位的主机里,“你坐的这……”

“罗星。”顾顺顺口一接。

“你认识?”李懂趴到屏幕前复制同期声。

“挺熟的。”顾顺杵在椅子左边,李懂站在椅子右边,看着怪别扭,秦叔宝尉迟恭似的。“那啥,李懂,你坐着拷。”

李懂抬头看他一眼,微微一笑,点头坐下了。

挺可爱一孩子。顾顺心说。他抬头环视了一圈办公室,一半人戴着耳机,另一半人对着键盘拧着眉头。叫庄羽那孩子咬着块牛肉干,叫陆琛的小伙椅背上搭着件米白风衣看着像件白大褂,他琢磨了半天两个寸头哪个是佟莉,最终桌子上一副女士墨镜化解了尴尬。看了一圈一低头,李懂已经开始给文件夹重命名了。

“多少条啊,这么快。”

李懂重重敲了一下回车。

“四十二条。”

没带耳机的张天德和陆琛向他投来震惊而不失同情的目光。

“……罗星的腰怕不是累断的。”

顾顺下意识感觉肩颈后腰一阵酸痛。

李懂耸耸肩。“四十二条同期声,是因为星哥住院前我俩轮上《我看》录制。星哥住院,是因为旧伤复发。还有什么问题?”

顾顺环顾四周,不大的办公室,简简单单的陈设,靠墙一排座椅搁着两架摄像机一个长话筒,一屋子的年轻面孔。很难想象全市名片全省知名全国享誉的系列栏目就由这间平平无奇的401挑大梁。

“《我看》真是你们负责啊。”

李懂笑开了。

“台里人称蛟龙组的,听说过没?”

顾顺瞪大了眼,难以置信看着他,看着他们。

“是你们啊!”

“没错啊,专题一组,是蛟龙本尊了。同期声会听吧,你有专业背景我就不赘述,悠着点。”李懂拔了硬盘,转了个椅子要走。

“哎……我还有个问题!”顾顺给人叫住。

“问吧。”

“那神佛组呢?就《法理万象》那个,法制片年年拿奖那个?”

李懂眨了两下眼睛。

“隔壁402,专题二组,法制栏目集大成,去年金奖那个《湄公河行动》,就他们跟出来的。”

顾顺眼睛瞪得更大了。

“你想见识见识?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

你们专题部,卧虎藏龙。

退居二线的“顾广权”默默打开了第一条同期声。

tbc.
or not.

为大家用大白话友情科普同期声及操作指南:

我是记者,我外出采访,我问你答,你对着我的话筒和镜头说的话,都叫同期声。

我采访完了,听着你的同期声,把你的话打在文档里,上传,备用,这叫听同期声。

四十二条同期声是什么概念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曾经三个小时听了二十六条平均长度四十秒的同期声,被夸奖工作很有效率。

听同期声的工作一般由实习生分担。

为什么是分担呢?

因为实习生也不是铁打的。

专题部的故事。不才碔(wǔ)砆(fū),感谢阅读。

评论(4)
热度(4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有泽曰未名 | Powered by LOFTER